“長三角”鑄造產業集群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鑄造產業集群,它包括上海市、江蘇省及浙江省,鑄件年產量近500萬噸,幾乎占全國的三分之一。山東省一直是全國鑄造業比較發達的地區,鑄件年產量和從業人員均居全國前列。山東全省鑄件年產量在500噸以上的鑄造廠有800余個,年鑄件總產量達到200萬噸以上。山西省因具有豐富的生鐵、煤炭、鋁鎂資源以及充足的電力供應和廉價的勞動力,使鑄造業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,同時也提供了把山西由鑄造大省轉變為鑄造強省的條件。廣東省擁有傳統的根植于機械工業的鑄造廠,同時小產品鑄造業也很發達,被稱為“小產品大市場”,全省約有500家大大小小的廠家生產水暖器材、爐具、浴具等小鑄件?! ?/span>
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國機械工業、航空航天工業、國防工業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保證。在鑄件產量持續增長的同時,我國鑄造技術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?! ?/span>
目前,我國已經能自主生產大型水輪機、汽輪機及燃氣輪機、風電及大型發動機缸體、缸蓋等質量要求高、技術復雜的大型鑄件。當前我國生產的最大球鐵鑄件為135噸,最大的鑄鋼件為520噸。已有40余家能生產單件重30噸以上的鑄件。一些鑄造企業的技術和裝備水平已經接近或達到世界一流水平?! ?br/>隨著超大型鑄件國產化水平的不斷提升、綠色鑄造理念進一步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指導理念,鑄造行業開始逐步擺脫過去“傻、大、黑、粗”的行業形象。如今的鑄造行業,正逐漸向“高、快、大、新”轉變,即產品自動化程度、設備可靠性、使用壽命、安全性以及精度要提高;生產節拍、設備更新以及設備供貨周期加快;設備本身越來越大,涉及的專業范圍越來越寬,鑄造設備的范疇逐漸加大;新工藝、新設備的不斷涌現,行業的發展水準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?!?/span>
我國鑄件產量連續10年居世界首位,產品銷售也保持了較好的市場前景。從目前看,盡管國際市場的復蘇仍然需要一段時間,但國內市場對于鑄造產品的需求較為旺盛,鑄件業仍有較大的市場機遇。